30岁,如何实现“职业自由”与“情感自由”?
说起职业自由,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“自由职业”。去年有人做了个“最具幸福感的职业”调查,自由职业者取代了政府官员,成为最具幸福感的职业。而在2013年还是第六名。
为什么会这样?我想是因为这2个字的诱惑:自由。
谁又不想职业自由呢?尤其八点每天打着哈欠、被挤得双脚悬空的悬浮在一节地铁车厢里,眼睛斜向上方的发呆,耳朵里还听着一本关于“不会做管理就自己干到死”的书,你肯定会这么想。
但你仔细思考,你会发现这个“自由”后面的意思非常不清晰。
自由职业就是是时间空间自由吗?你可以选择在哪,何时上班,但还是需要面临客户的最终时间底线。出租车司机看似很自由,但回家的时间取决于什么时候能够拉到足够多的活。
是关系自由吗?即使是自由职业者,你可能还是要面对傻X客户、拖欠工资,他的脸色也不一定就比你的上司好看。
反过来看,在一个组织里面上班,也未必就很不自由。很多企业的高管也不坐班,不需要按时去固定的地方打卡。真正牛逼的设计师,经常调整甚至拒绝老大的想法。小米的黎万强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时候,选择闭关半年,用一段时间,拍照、思考、发呆,去硅谷充电、思考……也没有停止拿钱。这其实也挺自由的。
所以你看明白了吗?自由的本质很简单,就是“有得选”。
有能力就有选项,有选择就有自由。在生涯规划里,我们认为:
自由 = 能力 - 欲望
一方面你要有有得选的能力,一方面要有控制自己物欲的能力。每个人,不管你在什么公司、什么行业,都有可能达到职业自由。
这样看来,职业自由之路至少有三个层次:
第一层级:选择公司的自由
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跑赢职位。当你的能力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,你就有了选择全行业公司的自由,简单来说,你有了选择和谁、以什么方式工作的自由。
各个公司的职业骨干,职场小红人,都属于这个层级的自由。
第二层级:选择工作内容的自由
第二阶段的目标,是跑赢财务目标;提高能力,积累资源和资本,让自己从生存任务里脱身。
这个阶段的人的职业选择会变得很多,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。但是他们开始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、有意义的事。他们不再被这件事的收入影响决策,他们有是否挣这份钱的自由。
你今天会看到各领域的高手、大神,都属于这个层面的自由。
第三层级:有实现梦想的自由
前面两个层级,是拥有选择与谁干,或者干与不干的自由。第三个层级的自由,是创造的自由,有能力创造和成就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。
今天在各个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,创造者们,他们达到的就是这种自由。比如埃隆马斯克,又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,这哥们当总统好坏先不说,他至少有一种就算到了70多岁、但是想干一件不靠谱的事(至少刚开始看起来是这样的)就能干成的自由。
这三个阶段并不完全分开,而是部分重叠的。很多人做着一份胜任、喜欢的工作,而职业也指向自己的梦想——这就是一种自由职业态。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当下找到自己的自由职业态。
在30岁之前,最好的打法是尽快提高自己,跑赢行业平均线,加速达到第二层自由。30岁也是刚开始组建家庭,开启生育养育这个长长的项目的时候,这时选择一条愿意一直做下去的赛道,在35到40岁之间走完第二个阶段,正好40岁是开始创造自己终极事业的最好时期。
自由不是别人给的——与其期待一个什么自由职业,不如把工作当道场——提升能力,控制欲望,自由也自在。
我30岁的时候,根本没有听过感情自由这个名词,当然,更不可能实现感情自由。
感情自由好像说的是,在情感上可以不依赖任何人,这个要求可以说是相当高,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都难以做到。那我们来看看,比较合理的感情自由是什么。
合乎中道的感情自由应该是:在关系中,能够守住自己的界限,不会被其他人用情感绑架,做出强烈违背自己原则或是意愿的事。于此同时,感情的自由也意味着,我们不会把自己的存在感全部刷在一个关系里面,也就是说,不会把人生的意义堆放在一个人身上,焦点都在一处。
所以从消极面来说,情感自由意味着不会被亲近的人以感情胁迫我们做不喜欢的事,或放弃我们喜欢的事。积极面就是,我们喜悦、愉快、满足的源头,不是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。
举例来说,有些人觉得自己始终没有脱离父母的阴影,常常被父母感情勒索、绑架。也有些人是把人生未来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,期盼孩子以特定的方式成长、生活、求学、成家、立业、生子,也因此引发很多生命中的不快和痛苦。也有人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亲密关系上面,从与对方的相处互动各方面,寻找各种存在感。
而通常痛苦是比欢乐来得令人感到充实的,所以,我看到的情况就是,通常我们生命中痛苦的来源都是来自于我们最重视、也可能是花最多心力的领域。
想要达到感情的自由,首先就是要看到,自己的存在感是刷在什么地方。
通常比较不会出问题的是事业、宗教信仰(更好)、助人服务、展现个人天赋、实现个人使命抱负等领域,特别是后两者,是最能够达到多赢局面的。
如果你看到自己在任何的亲密关系中,投资了太多注意力、精力和期望时,一定要学习适当的调整回来,把它转向发展自己的天赋、兴趣和理想、抱负上面,学会在生命中找到不同的欢乐的来源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这个过程,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,需要一段时间。
所谓的心灵成长,就是一个向内航行的旅程:
不断去发掘自己内在诸多不同的人格面貌,自己的习性,不利于自己的人生概念和逻辑,进而整合自己的内在,不让太多的冲突矛盾模式(比如说,明明想要追求幸福,却有自我毁灭的倾向)主导我们的生命。
1. 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,做到“情感自由”的重点有什么不同?
张德芬:女性对自己亲近的人比较做不到放手,而男性通常把存在感是刷在工作、成就上面,所以由于人际关系冲突而带来的精神上、感情上的痛苦,相对来说男性比女性少。
再加上男性比较理性逻辑,所以情感的表露反而是他们需要学习的课题。心理学的依赖、反依赖心理作用,通常也是多数女的比较容易依赖,男性比较反依赖。
2. 弗洛姆说:“在一切爱的关系中,自由最重要。”您认为在亲子关系、伴侣关系、父母关系中,怎样能够在自由与亲密之间达成平衡?
张德芬:如果自己内在成长了,在自己内在找到平衡,可以享受一切爱的关系,但是不依赖、不牵缠,那么自然可以找到自由和亲密的平衡点。否则就会因为害怕亲近而以追求自由为借口树立一面墙,阻挡了各种重要关系户和你建立真正的连结。
3. 情感上追求自由,不愿被感情牵绊的人是对伴侣的不负责任吗?作为伴侣应该怎么做?
张德芬:不愿被感情牵绊的人(所谓的反依赖),和过于牵挂感情的人(依赖的一方),其实问题一样严重。负责任的伴侣应该是双方都愿意开诚布公坐下谈谈,为彼此之间的问题都负起责任,并且愿意协调、磨合出一个双方都觉得舒适的距离。
有一本书叫做《刺猬的爱情》,就说到:
自由的选择孤独,或是全然的爱人和投入,两者都是我们渴望的能力。如何才能收起身上的刺,协调出既能爱人、又能独立的适当距离?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:成长。
4. 您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天赋,在职业选择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度?
张德芬:我们大部分的人,从小没有人教导我们去贴近自己的内心,感受自己喜欢什么、不喜欢什么,并且展开一个对自己内在的探索。所以很多人长大之后,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擅长什么,只是随着主流社会或是传统家庭的价值观而选择学习、工作、对象……等。
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就是要和自己亲近,理解自己,同时要有一定的自主力量,才能够在诸多外缘的影响之下,施展自己真正的所长,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。
1. 在职场中,您认为一个人必备的竞优势是什么?
古典:我提出过职业竞争5力模型:效能-技术-资源-认知-天赋 ,展开来讲是个很长的话题。但是如果一定只有一个必备优势,今天我想就是学习,持续的学习。学习能提高技能、交换知识信息带来资源、学习能改变认知,也发挥自己的天赋。
2. 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,在您看来,女性应该如何投资自己的时间与生活?
古典:女性和男性对于人生的放置方式有些不同。男性的生涯是聚焦型的,他们希望通过职业、事业的发展来单点突破,其他做为支撑。而女性的生涯是平衡型的,她们希望通过各种角色的平衡“妻子-母亲-职场人-儿女-朋友”达到人生总体丰盛。
大家还记得《向前一步》的作者桑德伯格,她曾是女性经理人的代表,干练、精明、征服一切。但当自己丈夫突然去世以后,她全部垮掉,连丈夫的葬礼都是朋友帮忙操办的,她更无力工作,用一年时间从自我责备中走出来。我想,重要的关系对于女性,有多重要。
女性的人生投资应该更多考虑人生的宽度,关注自己的内在丰盛,关注自己的关系平衡。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男女都非得一模一样,而是女人用女人的方式管理世界,男人用男人的,各有优势,共同幸福。
3. 一个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,最需要注重的是哪一点?最需要避免的错误又是什么?
古典:职业选择有两个最常见的坑,一个是看到职业的艺术照,一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所谓艺术照就是,他获得信息往往是表面和肤浅的,常说“光看到贼吃肉,没见贼挨打”。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则只能下意识的选择钱多、光鲜,或者就是“感觉发展不错”的。如果公司用假币给你发薪水,你会愿意吗?但如果职业的收益不能兑换成内心的价值,我们何尝不是在收取“心灵假币”呢?
要真实看见职业,要真诚面对自己。
4. 您的新书中提到“爆发式成长”的概念,对于在职场中已经奋斗数年,状态稳定而缺少发展空间的人来说,如何实现自我突破?
古典:这是《跃迁》里面的一个概念。我做生涯咨询这么多年,观察到所有成功者的成长路径,都不是线性,而是非线性爆发的。这种爆发背后,是突然顿悟了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式。
奋斗数年却状态稳定,还缺少空间,本身就反映了自己对于职场、对于竞争力的理解有问题。所以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不是找机会做尝试,而是调整自己心智。见人、读书、谈事都是很好的改变心智的方式。
5. 您觉得在人生规划上,最难以规划和预知的是什么?人生总是充满变数,您是如何做到在变化中,不偏离自己的中心与目标?
古典:人生规划最难以预知的有两个,一个是市场,一个是人心。不管你的计划如何,都离不开这两个要素,但是这两个方面一变,你的路径就会完全转变。
我在学习潜水课程时候,有一天下大雨加大浪,我们担心潜水会暂停。教练对我们说,无论海浪多大,海底是平静的,记得带上罗盘。那天我们就在海底享受了很长一段宁静的时光。
人生也是一样,变化的是趋势和价格,不变的是做事的价值和自己的内心方向;当遇到外界动荡时,重新审视事情的价值,然后用罗盘(价值观)重新定向。